新闻动态

他是一名副连长,从生死茫茫的草地带出了三十三名掉队的伤病员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2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29

1935年秋天,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师的新剧团再次穿越草地。年仅十三岁的战士罗玉棋因解手暂时脱离队伍,逐渐与队伍拉开了距离,最终失去了队伍的踪影。

罗玉棋发现自己落单了。这个残酷的现实让他心里一阵绞痛,随后像一团不断扩散的阴影将他完全包围。失去了同伴,他该如何是好?眼前的大草原一望无际,看似处处都是出路,可每一条路都显得那么不真实,随时可能隐藏着危险。罗玉棋的心情跌到了最低谷。

他随军穿越草地,整整二十七天都在艰难地追赶队伍。这对他来说绝非易事。刚踏入草地没多久,他的双脚就被黑水泡得溃烂,又被锋利的草叶割伤,很快红肿起来。刚开始他还能勉强拖着伤腿一瘸一拐地跟着队伍,但连续几天粒米未进,饥饿和眩晕让他步履蹒跚,渐渐被大部队甩在了后面。

他上完厕所回来,发现队伍已经走远了,心里急得像着了火,但脚疼得厉害,想快走却使不上劲,只能干着急,看着队伍越走越远。

罗玉棋漫无目的地向前行进。他并不孤单,沿途落伍者逐渐增多,从最初的两三人到六七个,再到十几人,队伍持续扩大。作为一名孩童,他总希望能遇见熟悉的面孔,可环顾四周,却没有一个相识之人。这些掉队者大多负伤,许多人伤情比他更为严重,面对他求援的眼神,只能报以友善却无能为力的回应。

众人互相搀扶着渡过一条小溪后,纷纷瘫倒在河岸边,此起彼伏的叹息声随之响起。罗玉棋出于好奇,点了一下在场的人数,发现包括自己在内,河岸边总共有五十六个人。

随着太阳逐渐西沉,草原上的光线变得暗淡,夜幕即将降临。

罗玉棋望着地上东倒西歪的战友们,心中涌起一阵酸楚。这五十六个人,就像断了线的风筝,一阵风就能把他们吹得无影无踪。他们个个精疲力尽,缺衣少食,身上还带着伤,却要面对无边无际的草地,随时可能袭来的暴风雨或冰雹,以及不知何时会突然出现的敌人。想到这些,他不禁觉得革命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…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,身上的伤口也因为悲伤而更加刺痛。

就在他心情低落的时候,突然有人大声喊道:“别躺这儿,赶紧起来,不走不行。”

我看到一个大约二十七八岁的高个子男人,头特别大,身材却很瘦,正在大声呵斥一个小男孩。他的声音越来越大,似乎有意让周围的人都听到:“赶紧走,先去那边的小山躲一躲,熬过今晚再说!”

罗玉棋瞧他那架势,活脱脱一个领导模样,心里不由得肃然起敬。他在新剧团混得久了,对上级总是心存畏惧。听那高个子发话,他立马起身,强撑着往对方指的小山坡走去,其他人看到这情形,也纷纷跟上。

罗玉棋后来了解到,那个高个子姓李,是二十八团三连的副连长,一位来自鄂豫皖苏区的老红军,而那个小战士是他的通信员。李副连长之所以掉队,一方面是因为受了点轻伤,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去搜寻走散的通信员。虽然人找到了,但他也因此脱离了队伍。

罗玉棋跟随队伍缓慢前行,脸上写满了失落。李副连长突然注意到了他,拖着受伤的腿挤过人群,直接走到他面前,严厉地质问道:“小伙子,你是哪个部队的?怎么落单了?”

罗玉棋一时呆住,紧张得说不出话来。李副连长紧盯着他,目光锐利如夜猫般令人畏惧:“赶紧跟上!要是再落后,别怪我不客气。”罗玉棋心里一紧,背后冷汗直冒,硬着头皮加快了脚步。

沿着溪流前行,队伍行进约三公里后,抵达了一座小山丘。山坡上覆盖着一片松树林,暮色中的林间显得格外幽暗。林中有棵粗大的古树,树干需四五人才能合围,树心已经腐朽,周围地面相对干燥。士兵们倚着步枪,弓着背,蜷缩着腿,默默在此处歇息。没有火光,没有歌声,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,随着夕阳西下,仅存的一丝暖意也逐渐消散。

李副连长突然出现在大树旁,满脸怒气,对着众人高声训斥:“你们这副样子像什么话!作为红军战士,就算牺牲也要英勇无畏,现在这样无精打采成何体统!我们不仅要生存,更要找到活下去的办法!”

他指示那些还能行动的士兵去溪边寻找柔软的草料,用木棍捣碎作为食物,而无法行走的则负责收集周围的柴草,集中起来烧水用于洗脚。

众人陆续起身,虽然步伐踉跄,但人多力量大,很快便收集了大量干草和木柴。篝火点燃后,锅中的水开始沸腾,火焰映照下,大家原本苍白的脸色逐渐泛起了红光。

随着夕阳西沉,天际只剩下一抹淡淡的红霞。李副连长和他的通讯员突然失去了踪影,这让原本稍显活跃的队伍再次陷入了不安。众人开始低声议论,纷纷猜测他们的去向。

正聊着不着边际的话题,那两个人就回来了,肩上挎着枪,还拽着一头死山羊。人群瞬间炸开了锅,大家都乐坏了。已经好几天了,连草都吃得少,更别说肉了。大伙儿立刻忙活起来,七手八脚地把羊皮剥了,割下羊肉直接烤着吃。

大家正津津有味地享用美食时,突然有人惊叫起来。众人纷纷回头,发现李副连长独自坐在一旁,正用茶缸装着青草。有人建议他尝尝羊肉,他却回答:“让伤势重的同志多吃点,我还能活动。”这句话仿佛在每个人脸上轻轻划过,瞬间让大家失去了食欲。

察觉到气氛有些僵持,他默默接过了通信员递来的羊肝,没有多说什么。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人都松了口气,大家随即恢复了正常的用餐节奏。

填饱肚子后,整个人都精神焕发,原本沉重的双腿也变得轻快有力。黄昏时分的草地上,生命的气息如同跳动的火焰般活跃。

李副连长兴致挺高,笑着建议道:“大伙儿都吃饱了,咱们要不成立个支部?”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赞同,所有人一致选他当支部书记。

李副连长接任书记后立即向全体同志表达了他的决心:“战友们,虽然我们暂时落后了,但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,就能获得无穷的力量!我们这五十六个人,就像一根无法折断的钢索,绝不能灰心,绝不能动摇,要坚定不移地继续革命。即使最终无法赶上大部队,我们也要灵活机动地开展游击战......”

随后,他开始给大家安排具体工作:有人负责收集柴火,有人负责生火,还有人用搪瓷盆把第二天的食物准备好存放起来......

这些原本分散的落伍者被组织起来后,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。重伤员的痛苦呻吟也明显减轻,穿越草地的希望再次在每个人心中燃起。

夜幕降临,草原像一片无边的海洋,众人紧挨着进入梦乡。四周静悄悄的,没有一丝风,整个队伍在宁静中睡得格外香甜。

深夜,罗玉棋突然被嘈杂声惊醒,营地一片混乱,有人大喊“打”,有人尖叫“杀”。迷迷糊糊中,他听到有人喊老虎来了,还有人说是熊。罗玉棋猛地想起之前老百姓提到的草地有妖魔的传言,顿时浑身发冷,睡意全无,吓得汗毛倒竖,赶紧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冲。其他人似乎也被吓得不轻,四处乱窜寻找藏身之处。罗玉棋跟着大家躲进了一个大树洞,整个人还在不停地发抖。

突然间,树枝纷纷从上方坠落,随后传来一个清晰的安徽腔调:“野兽畏惧火焰,生起火来就能解决问题。”这是李副连长在说话。他的提醒让大家迅速行动起来,匆忙在营地四周点燃了篝火。随着火焰的升起,人们再次聚集在一起,安心地进入了梦乡。

罗玉棋被这么一吓,睡意全无。他望着昏暗的天空,脑海中不断浮现各种人和事,内心如潮水般无法平静。

李副连长走过来,轻声问道:“小家伙,你害怕吗?”语气出乎意料地温和。

罗玉棋起初打算说"怕还来当红军",但最终还是坦白地表示"确实有些害怕"。

李副连长接着问,有啥好担心的。他回应道,这片草地一眼望不到边,咱们真能走完吗?

李副连长拍了拍罗玉棋的肩膀,坚定地表示他们终将渡过难关。他问罗玉棋是不是共青团员,并鼓励道:“革命事业刚刚起步,你们年轻人有着光明的未来。”他还向罗玉棋保证,一旦抵达陕北,就再也不用穿越这片草地了。

他告诉罗玉棋一个关于飞毛腿的传说,说古时候有个家伙在草原上跑得飞快,一天能跑几百里路,就算受了伤还能跟敌人干架,最后还把敌人给赶跑了......

罗玉棋专注地听着,火光映照下,李副连长的脸庞显得格外清晰而温暖。他发现李副连长的眼神并不像猫眼那样吓人,反而像水一样柔和。由于两颊凹陷,他的头看起来特别大。罗玉棋心里有些疑惑,李副连长整晚都在走动,似乎从不休息,为什么还能保持如此充沛的精力?而且,除了吃草,也没见他吃过别的东西。尽管罗玉棋想不通这些,但他还是很喜欢看到李副连长,看到他时,心里总有一种踏实的感觉。

次日清晨,支委成员领着轻伤战友去采集野菜。他们先在溪边割完了青草,接着转战山坡,采摘灰灰菜,最终堆成两座小山。旁边还放着前一天剩下的羊肉。这些物资是专门为行动不便的战友准备的。

李副连长安排人将铁锅、碗盆等物品留下,并移交了23支步枪。除每人保留5发子弹外,其余弹药也都留了下来。他神情凝重地对23名无法随行的重伤员说道:"我们要先走一步去抗日了。你们安心养伤,等伤好了尽快赶来。只要心向陕北,有坚定信念,我们一定能重逢。"

他从包裹里取出昨晚通信员交给的羊肝,随后拿出三双牛皮草鞋,摆在了食物堆旁。

伤重的战士们泪水夺眶而出,即将离别的战友们眼中也闪烁着泪光。

一名重伤的士兵痛苦地喊道:“我们撑不住了,不能再拖累你们。把枪和食物带上,多干掉几个敌人......战友们,给我个痛快吧。”

这句话让在场的五十多个人全都泪流满面,仿佛天空都瞬间变得灰暗了。

李副连长抬头说道:“别这么想!你们必须想办法活下来,找到有人住的地方就有希望了。”

短暂的相聚让情谊迅速升温,然而分别的时刻终究到来。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相处,但大家的感情已经深厚到难以割舍。尽管心中充满不舍,心情沉重,但分别却是必然的选择。有人选择离开,继续革命事业;有人选择留下,等待合适的时机。无论离开还是留下,都面临着未知的生死考验,但所有人都必须坚定地走下去。

李副连长低声发出指令:“轻伤的士兵们,集合,开始前进!”

三十三人摇摇晃晃地出发了,每走几步就忍不住回头看。他们沿着山坡往下走,穿过一片广阔的草地,走了很久。回头望去,仍然能看见坡上的战友们在向他们挥手告别。

这支伤兵队伍沿着主力部队留下的痕迹,在辽阔的草原上艰难前进。他们紧跟着前方的脚印,穿越这片无边的草地,一步步向前推进。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带着伤,但依然坚持前行,追寻着大部队的足迹。在广袤的草原上,他们孤独而坚定地走着,希望能尽快与主力汇合。

李副连长领着几名支部委员走在前面,在漂浮的草垛间摸索安全的路径。其余人员紧随其后,个个拄着木棍,相互照应,彼此搀扶前进。

由于所有食物都留给了无法行动的重伤员,队伍出发时每个人都饿着肚子。仅仅走了一里路,大家的肚子就开始抗议了。李副连长见状,便向大家介绍了他的抗饿秘诀:首先把裤带勒紧,其次找些野草充饥,最后用木棍顶住腹部缓解饥饿感。

他还提到,三国时期的曹操在夏季行军时,士兵们口渴难耐,曹操便告诉他们前方有梅子,大家一想象梅子的酸味,口水就流了出来,口渴感也随之缓解。而他自己呢,虽然不想梅子,但一想到穿越草地后就能吃到美味的牛羊肉,口水就忍不住要流出来了。

穿越草原后是否还有牛羊肉,谁也无法确定。然而,他讲得兴致勃勃,大家听得津津有味,仿佛饥饿感也随之减轻了不少。

大约走了五六里路,我们在一座山顶上发现了一只奇怪的动物,样子既像牛又像猪。大家一看到它都很激动,七嘴八舌地提议先把它拿下再继续前进。支委考虑后决定派出一位枪法精准的队员,结果那人果然一枪命中。

猎获的动物被带回营地,原来是一只山羊,而非常见的牛或猪。众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纷纷拿出刀具,准备剥皮烤制,空气中弥漫着期待的气息。

李副连长示意大家安静。他提出,我们还能走动,但后面二十多名战友的腿都受了重伤,找食物更困难。我建议把食物送给他们,你们觉得如何?

众人短暂地沉默了片刻,紧接着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回应:“同意!”

辛苦猎到的山羊被带走了,众人只得靠吃草充饥。虽然草又苦又涩,难以下咽,但大家吃得放心,走得稳健。

经过三天的艰苦跋涉,队伍终于成功穿越了草地。令人欣喜的是,他们到达时,部队正好在此驻扎,仿佛特意等候他们的到来。

罗玉棋和另外三十二名伤员都顺利归队,重新回到了各自的战斗序列。

罗玉棋被李副连长亲自送到了新剧团,这才算是正式归队。临别时,罗玉棋紧紧握住李副连长的手,心里五味杂陈,感激、不舍和离别的情绪交织在一起。他有很多话想说,但最终什么都没说出口。

李副连长轻轻抚摸着罗玉棋的头,久久没有停下,最终还是转身离开了。罗玉棋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,直到完全看不见,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。

短短五天的相处,让罗玉棋深深记住了这个人,恐怕一生都无法抹去这段记忆。
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


相关资讯